一、高温堆肥
技术内容:结合灾区救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群众将垃圾、淤泥、人畜粪便,杂草及大水过后的散积物进行清理收集,集中堆沤腐熟。既可改善灾后农村居住环境卫生状况,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又通过高温发酵尽快释放出养分,并杀死各种病菌和杂草种子,积制优质有机肥,为灾后恢复生产所用。
技术要点:
1、堆制。将收集的杂草、垃圾、淤泥、人畜粪便等物料混匀集中堆放成垛,用锨轻拍至不紧不松,保持好气条件,也可在堆垛中央垂直插入简易通气管(秸秆或竹竿)来调节堆垛空气。堆垛表面覆盖0.1米的细土或用稀泥糊抹封闭。夏季一般需2个月既可腐熟翻用,一般作基肥。
2、水分。堆垛保持水分含量60%左右,即手捏紧物料刚能出水为宜。
3、酸碱度。大部分好气微生物适合中性和微碱性条件下活动,可在堆垛时用少量石灰和草木灰调节酸碱度。
4、碳氮比。一般堆肥原料含碳多,含氮少,即碳氮比比较大,这样有机物分解较缓慢并易损失。可通过按每吨堆肥加入1担人畜粪尿或5斤尿素来调节适宜碳氮比。
5、温度。堆肥在堆制过程中温度升高,主要是微生物强烈分解有机质放出的热量。大部分微生物活动的适宜温度为50-60℃。可通过添加畜粪、水分和盖土、通气等措施来调节控制温度。
工作要求:沿淮各受灾严重的地区,每个市抓好2个高温堆肥示范点,其它受灾较轻的地区各市抓好1个示范点,以通过示范带动,促进高温堆肥工作的开展。未受灾的地区同样应重视抓好夏季高温堆肥工作。
二、追肥补素
技术内容:大面积农作物因水灾影响受损严重,蓄洪区农作物因淹水时间长基本绝收,其它过水田块还未造成绝收的作物,应有效采取如下几项土肥技术措施进行补救提苗。
技术要点:
1、利用降雨间歇,抓紧排涝除渍,开沟沥水,清淤扶苗、洗苗、补苗。
2、受涝的稻区,视苗情补追施化学氮肥提苗。受渍的棉花、玉米,应据作物长势长相穴施氮肥。各种作物的追肥用量以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灵活掌握。
3、作物生长中后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锌、硼等微量元素,以补充作物均衡营养,弥补根际吸收营养能力下降的不足,防止早衰。
4、定时进行土壤墒情监测,以此为依据,及时提出肥水管理措施。
三、秸秆覆盖
技术内容:结合秋种,搞好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工作,肥田保墒。
技术要点:
1、沿淮淮北地区,可将玉米秸秆切成5厘米左右长度,覆盖于条播的麦田,和整秆覆盖果园,条播麦田每亩用量150-200公斤为宜,果园可适当增加秸秆量。
2、江淮及沿江江南、大别山区,可结合油菜优质化工程和农业结构调整,用稻草覆盖油菜田、茶园、桑园、竹笋园、果园等,每亩用量200公斤左右。
四、平衡施肥
技术内容:结合秋种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小麦、油菜平衡施肥,突出油菜补施微量元素硼,小麦补施微量元素锌、锰。
技术要点:
(一)小麦
1、有机肥。小麦产量水平低于350公斤/亩的中、低产区,施用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亩,秸秆直接还田量200公斤/亩。小麦产量水平高于350公斤/亩的高产田块,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亩,直接还田稻草300公斤/亩。
2、化肥。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产量,按小麦平衡施肥氮、磷、钾素推荐用量相应确定(见表)。
目标产量 |
化肥用量(纯量,公斤/亩) |
||
氮素 |
磷素 |
钾素 |
|
>500 |
12-14 |
7-8 |
7-8 |
450-500 |
13-14 |
7-8 |
7-8 |
400-450 |
12-14 |
6-7 |
6-8 |
350-400 |
10-13 |
5-6 |
4-6 |
300-350 |
10-12 |
4-6 |
3-5 |
250-300 |
9-10 |
4-5 |
3-4 |
200-250 |
8-9 |
4-5 |
3-4 |
其中:尿素含纯氮46%,硫酸铵含纯氮20%,过磷酸钙含磷素12%,氯化钾含钾素60%。
3、微量元素。应根据土壤硼、锌、锰等含量及小麦缺素症状针对性地使用微量元素。小麦平衡施肥微量元素推荐用量见下表。
4、根外追肥。小麦抽穗至灌浆期,用0.4-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施叶面,可以增加粒重、促进成熟,提高抵抗干热风的能力。
肥料品种 |
施用方法 |
硫酸锰 |
基施用量1-2公斤/亩; |
硫酸锌 |
基施用量1-2公斤/亩; |
硼肥 |
基施用量0.25-0.5公斤/亩; |
注:拌种时,将每公斤麦种所用的拌种肥加水配成1公斤水溶液,对种子进行喷雾处理,再将喷润后的种子焖4小时,经浸种或拌种处理的种子,待晾干后方可播种。 |
5、小麦的施肥技术
⑴有机肥和磷、钾化肥一般全部用作基肥。在低产缺磷地块,用磷肥总量的20%作种肥,80%作基肥。在砂性土壤上,用钾肥总量的50%作基肥,其余与氮肥配合作追肥施用。氮肥,在高产地块,用总量的60%作基肥,40%作追肥;中、低产地块,用总量的60%作基肥,10%作种肥,余30%作追肥。
⑵基肥深施。根据地块干湿程度,分犁沟深施和撒肥耕翻深施两种方法。干旱年份,采用犁沟深施,即随犁翻垡将肥施于犁沟底,深2寸左右,然后翻垡覆盖;土壤粘重湿烂地块,采用先撒肥后耕翻深2寸左右将肥埋入土中。
⑶种肥深施。施肥与播种同时进行,肥料施于种子侧下方2.5-4厘米深处(或种床)。
⑷追肥深施。采用人力器械或机具将肥料施于土壤2-3寸深处,施肥部位在小麦株行两侧8-15厘米处,施后用土覆严。
(二)油菜
1、有机肥。油菜籽产量水平低于150公斤/亩的地块,施用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亩,直接还田稻草300公斤/亩。油菜籽产量水平高于150公斤/亩的地块,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亩,直接还田稻草400公斤/亩。
2、化肥。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产量,按油菜平衡施肥氮、磷、钾素推荐用量相应确定(见表)。
目标产量 |
化肥用量(纯量,公斤/亩) |
||
氮素 |
磷素 |
钾素 |
|
>250 |
23-25 |
9-12 |
16-18 |
200-250 |
20-25 |
8-12 |
12-18 |
150-200 |
14-20 |
6-8 |
8-12 |
100-150 |
12-15 |
4-5 |
6-8 |
100 |
10-12 |
4-5 |
4-6 |
其中:尿素含纯氮46%,硫酸铵含纯氮20%,过磷酸钙含磷素12%,氯化钾含钾素60%。
3、硼肥。在严重缺硼土壤上需隔年基施一次硼肥,每亩用量0.5公斤,在油菜移栽时穴施;在一般性缺硼的地块,当季用0.1-0.2%的硼肥水溶液(60公斤/亩次)或增效硼肥、液体硼肥在油菜苗期和蕾苔期各喷一次。
土壤严重缺硼时,苗期植株即会萎缩死亡;土壤一般性缺硼时,开花后出现"花而不实"。
4、油菜的施肥技术
⑴有机肥总用量中,70%作基肥,10%作种肥,其余20%作腊肥,还田稻草全部用于越冬覆盖。化肥总用量中,用氮肥的60%、磷肥的80%和全部钾肥作基肥,磷肥的20%作种肥,10%的氮肥作苗肥,30%的氮肥作薹肥和花肥分别追施。
⑵基肥。耕翻整地前将肥料撒入,随犁翻入20厘米的耕作层中。穴(条)播或移栽栽培可将肥料放入穴(条)中。
⑶种肥。将留作种肥的磷肥和有机肥混合,穴施在移栽油菜的根旁或随直播油菜的种子条播或穴播时施用。
⑷苗肥。移栽油菜活棵或直播油菜定苗后,将苗肥兑水浇施或施于根部附近约2寸深处。
⑸腊肥。土壤封冻前将有机肥施于油菜根部,增温防冻。
⑹蕾薹肥。在油菜抽薹封行,薹高10厘米左右时将薹肥施入株行两侧2寸深土中,促进壮秆多枝。
⑺花肥。对后劲不足,有脱肥早衰趋势的田块,在初花期用1.5%的尿素水溶液喷施或补施10公斤硫酸铵。
( 来源:安徽省农委土肥总站)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yz/nongye/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