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 正文

2004年植棉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 伊川地标网伊川地标网
  • 三农
  • 2025-05-19 07:00:01
  • 2

    由于2003年棉花生产受到了几十年不遇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减产幅度和范围之大均为建国以来所罕见,棉花供需矛盾突出,国内棉花价格曾急剧攀升。再者,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多种棉花”已成为广大棉农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并把它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措施。能否实现“多种棉花快发家”的初衷呢?我们认为,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棉花面积不宜盲目扩大,应适度发展       根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统计资料,2003年至2004年度我国植棉面积为503万公顷,总产108000万担,消费用棉13400万担。由于受棉花价格拉动和转基因抗虫棉高新技术品种推广应用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04-2005年度我国植棉面积、总产将有所增加。因此,2004年我国植棉的舆论导向应该是“稳定面积,降低成本,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具体到每户棉农,植棉面积不宜盲目扩大,“一哄而起”势必会造成棉花生产的大起大落和价格的下跌。       2、棉花种子总量相对偏少,应尽早备足棉种       由于长江流域棉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水灾、高温热害和干旱,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长中后期阴雨低温等不利气候的影响,棉花种子繁育收获和面积锐减,单产下降,合格棉种的总量相对偏少。据农业网信息,2003年全国主要棉花杂交制种基地严重减产,多数基地平均单产成品杂交种子不足50千克,棉花杂交种严重不足已成定局。再加上今年棉花种植面积略有增加,棉花种子呈相对偏少的状况已成定局。许多棉农已留足了套种行甚或春白地,应尽早备足种子,否则将会耽误或影响一年的收成。       3、棉花种子总体质量不容乐观,选购棉种尚需倍加谨慎。       去年的灾害性天气不仅造成棉种总量减少,也使棉花种子的总体质量较往年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棉花种子发育不好,健籽率较去年平均下降10到15个百分点,发芽率也随之降低;二是硬籽、僵籽、烂籽偏多;三是棉花种子水分含量偏高。加之2003-2004年度棉花种子属紧缺年份,就更易于出现“假冒种子”、“掺杂种子”、“劣质种子”等的泛滥。若棉农不慎选购了假冒或质量低劣的棉花种子,不仅造成投入的浪费,而且贻误农时,给棉花生产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无论种子经销商还是棉农,建议今年选购棉种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把棉种的内在质量放在首位,权衡最终收益,正确处理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尽可能选购高产、优质、抗虫、抗病的品种,不仅可以降低植棉成本与生产经营风险,增加收入,而且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三是最好通过棉花科研育种单位或种子公司等正规渠道购买棉花种子;四是比往年要适当增加每亩购种量,建议营养钵育苗每钵不少于2粒,直播棉田每穴不少于4粒;五是购买种子时一定索要发票或签订购种协议,若出现质量问题,可作为一种投诉凭证,以挽回经济损失。       (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周关印;中棉种业长江有限责任公司,匡冬萍、马琳 )                                                ( 来源:《安徽农业》2004.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