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 正文

2004年安徽省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预报

  • 伊川地标网伊川地标网
  • 三农
  • 2025-05-19 06:00:02
  • 4

    一、发生趋势:预计油菜菌核病在油菜主产区中等偏重发生(4级),部分地区大发生(5级)。

    二、主要依据:

    1、当前菌核病全省发生普遍,油菜主产区病情程度与大发生的2003年同期相比接近,部分地区近期田间病情上升快。据3月上中旬全省30个市、县植保站调查,油菜菌核病病田率一般为30-40%,高的达60%以上,发生普遍。田间病情3月15-16日调查,含山、和县、望江、肥东、六安市叶病株率分别为3.1%、2%、9.3%、1.4%、7%,比大流行的2003年同期分别增加1.1、0.5、6.0、0.1、1.4个百分点;居巢、庐江、芜湖县、桐城叶病株率分别为8%、6.3%、0.76%、2.75%,比大流行的2003年同期分别减少0.5、1.7、4.9、5.8个百分点。此外,田间病情发展快。庐江、望江、肥东3月15-16日田间菌核病叶病株率为6.0%、20.0%、6.3%,分别比前5-7天增长1.4倍、1.15倍和1.66倍。

    2、未来气候条件较有利于菌核病的侵染蔓延。入春以来,我省油菜主产区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偏少2-3成,对油菜菌核病菌核萌发、子囊盘形成、病菌侵染有不利影响。气象预报,3月下旬至4月中旬油菜产区以过程性降雨为主,干干湿湿的田间小气候较有利于油菜菌核病后期扩展危害。

    3、主栽品种耐病性差。今年我省油菜主产区主栽品种仍以华杂4号、皖油14、皖油18等为主,对菌核病耐病性差。

    三、防治意见

    油菜菌核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油菜生育后期降雨对该病害发生危害影响大。菌核病防治要立足于预防、防重于治。目前,主产区油菜即将进入盛花期,即防治适期,鉴于今年油菜主产区菌核病未来发生程度趋势,各地要立即启动防治预案,普遍开展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要立足把好“三关”,一是施药适期和防治次数关。应在油菜盛花期(主茎开花株率达95%)第一次用药,以后每隔7天左右施药一次,共施2-3次;二是选择对路药剂关。要大力推广选用保鲜克、菌核净、速克灵等新型对路药剂,限用或淘汰多菌灵及其复配剂,使用频率低的地方,可以使用80%多菌灵超微粉进行防治;三是施药质量关。亩喷药液量手动喷雾器应不少于60公斤,机动喷雾器不少于15公斤,力求均匀周到,努力提高防效。

                                               ( 来源: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