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省牧草生产发展,增加牧草生产技术含量,提高种草效益,制定2003年秋种牧草技术意见。
一、种植品种
紫花苜蓿、越年生黑麦(一年生)、冬牧70黑牧草、菊苣(育苗)。
二、适宜播期
9月中旬至10中旬,淮北适当早播。
三、种植模式
1、喜寒性和喜温性牧草轮作。秋季种植一年生黑麦草,黑麦草结束后种植美洲狼尾草、苏丹草、皖草二号、苦荬菜等,美洲狼尾草等结束后种植一年生黑麦草,如此循环往复,可保证全年青草的均衡供应。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黑麦草可选用多花黑麦草或冬牧70黑麦草。
2、越年生和多年生套种。多年生牧草多数在9月底开始枯萎,次年4月进入繁茂期。俄罗斯饲料菜、串叶松香草、杂交狼尾草的行距均在0.5米以上,可在其间套种越年生牧草,如多花黑麦草、冬牧70黑麦等,一般10月初播种,次年4月初利用完毕。此种模式可有效利用光热和土地资源,解决春草缺,保证牧草均衡供应。
3、果草套种。果园多数在10月份前后落叶,次年4月份萌发。可在10月份初套种越年生牧草,次年4月份利用完毕。此种模式的原理同越年生和多年生牧草套种。幼龄树间可以种植牧草为主。
4、冬闲田种草。棉花、春性甘薯等均在立夏前后种植,其冬闲田可种植越年生类牧草。早稻收获后即高厢深沟排湿,然后种植喜温性一年生牧草。也可在晚稻收获后种植越年生牧草,牧草收获后种植晚稻。
( 来源: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s://www.yichuan.xyz/nongye/3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