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名称:吴王夫差剑 所处年代:春秋时期 器物规格:全剑长59厘米,剑身宽5厘米,剑柄长9厘米 出土地点:新乡市辉县百泉 “......
12月20日,记者从“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 获悉,近两年,在叶县余庄遗址的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发现墓中随葬陶器包括鼎、豆、觚、杯、高柄杯、......
102年前,在巍巍韶山脚下,仰韶村遗址迎来了科学发掘的第一铲,图案绚丽、线条恣意的彩陶破土而出,如遗落人间的星子一般熠熠生辉,一段距今5000年至7000年......
河南省三门峡市是仰韶文化发现地。1921年,位于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第一次发掘,发现并命名了中国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填补......
记者从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获悉,安阳大坡遗址发现一处商代晚期的家族墓地,共发现商代墓葬28座,包括大、中、小3种不同规模、结构的墓葬。......
备受瞩目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在即。殷墟出土的甲骨、牛尊、玉人等珍贵文物“活”起来、“动”起来是什么样子?打开这个裸眼3D视频,一起先睹为快! ......
裴李岗,原本是河南省新郑市西北部一个普通村庄,这里因发现了农业聚落遗址和丰富的文物遗存,被誉为中华农耕文明起源地。 裴李岗遗址中新发现的......
看到眼前这件文物 你是不是有一种时空错乱感? 铜銮铃,河南博物院藏。 夏日人手必备的迷你小电扇 怎么偷偷溜进了博物馆? ......
我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 特别是康雍乾三朝 达到了一个高峰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件“代表瓶” 乾隆款霁红瓷瓶 雨雪初霁现红霞......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迎来第九次考古发掘 一曲笛音越古今 8000多年时光,可见证沧海桑田,也可凝固在一支约20厘米长的七孔骨笛之中。 出土......
7000多年前的“瓶子” 约5800年前的“瓦” 4000多年前的“宫殿” …… 近日 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 在洛阳召开 ......
《史记》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诸多文献表明,中华5000多年不断裂文明的源头就是地理上的河洛,即河洛地区。 2013年至2020年,考古人......
6000年前大河之畔的郑州,生活着一群勤劳智慧的先民。他们在劳作之余,仰望浩瀚苍宇,认真地在陶器上绘出太阳纹、月亮纹、日晕纹、彗星纹等丰富多彩的纹饰......
铭文拓片王子婴次炉 随着8月25日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发现100周年纪念日临近,“莲鹤方壶面世百年”系列融媒探访报道进入第三站。8月21日,记者前往中国国......
永城王庄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考古队供图 1月22日,记者来到永城市苗桥镇曹楼村王庄遗址,看到数名考古人员正用考古铲翻“五花土”,现场一座座墓葬紧密相......
、 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外景。本报资料图片 端午节假期,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游人如织。 不少游客指着高大巍峨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给孩子们讲述......
6月26日上午,鹤壁辛村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高振龙跟往常一样早早来到这里,仔细探查工地最新发掘进展。这里,埋藏着西周卫国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 ......
壁画局部图。安阳博物馆供图 嬉戏的鸟,飞舞的蝴蝶、蜜蜂,盛放的花朵,还有目前所知的我国墓葬壁画中第一次出现的猫,唇注乌膏、头梳堆髻的唐代女子……......
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发现的石刻造像。 高雅 摄 4月10日,龙门石窟擂鼓台保护项目竣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记者从现场获悉,考古人员在擂鼓台南洞加固维修......
郑公大墓出土的兽形器座,现藏于台北历史博物馆。绘图/王伟宾 8月25日将迎来出土百年纪念日的新郑郑公大墓文物,如今收藏在海峡两岸的4座城市5个博物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