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雏野鸡啄食癖是比较容易发生的。出雏第3天易发生啄肛。一般来说,在4周龄左右时,群养野鸡中有可能陆续发生互相啄肛、啄翅、啄趾和......
雏鸭是指0~5周龄的小鸭,此时的小鸭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不能独立生活,只有人为地提供适宜的环境,雏鸭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因此只有在育雏时做好饲养管......
在鸡鸭鹅等家禽的孵化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出壳困难的雏禽。对于这些雏禽,及时进行人工助产,可提高孵化率和雏禽的成活率。现将雏禽的助产技术介绍如下: ......
合适的温度 蛋用雏鸡的育雏温度为:1天~2天35℃~33℃,3天~7天为33℃~32℃,以后每周约降低2℃~3℃,以5周龄~6周龄21℃~18℃为止。供给的温度是否适宜......
雏鸡体内的水分含量约占60%-70%,它存在于鸡体的所有细胞内。因脱水或排泄损失10%的水分就会引起机能失调,损失20%的水分会引起死亡。水对所有的生理过......
实践证明,雏鸡在10周龄时再重新组群好。 据内分泌学者研究分析,雏鸡在10周龄以前,其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素和肾上腺皮质素的含量变化不大,但过了10周龄就会......
某鸡场饲养雏鸡6000羽,喂自配的混合料,雏鸡突然发病,且发病数和死亡数逐渐增加,发病20天左右,累计死亡2000羽左右,死亡率约为33.3%。经笔者检查诊断为......
先饮水是刚出壳雏鸡生理的需要。出壳后的雏鸡卵黄囊中还残留有部分卵黄没吸收完。这种卵黄中的营养物质,是供雏鸡卵生时必需的营养,卵黄营养吸收的快慢主要......
优质的种蛋进孵化厅后,经过筛选、装车,然后进入孵化器内进行孵化,孵化期间是保证雏鸡质量的关键,采用巷道式孵化器.孵化期间要控制好以下关键点。 ......
初生雏鸡的*次饮水称之为“开水”,雏鸡入舍后即可“开水”,正常情况下,开水后就不能再断水,*周饮凉开水,水温在19~24℃为宜,水温过低,雏鸡饮后扎堆,水温......
开产日龄的长短与鸡的品种、遗传,词养管理、孵化季节等均有关系。一般来讲,轻型的白壳蛋鸡成熟早,中型褐壳蛋鸡和贡型鸡成熟较晚。鸡的性成熟早晚上够遗传......
雏鸡的初饮与开食是育雏早期饲喂的关键问题,做好这两点,可以提高雏鸡成活率与均匀度。 一、初饮 1日龄雏鸡*次饮水称为初饮。出雏后经长途运输的雏鸡......
1.蛋孵化至第十九天后,自温能力特别强,要经常检查出雏机内的温度,严防超温,当发觉有超温的倾向时,应立即打开机门,使多余的热量散掉。 2.雏鸡临......
软脚病是鹅特别是雏鹅的常见病,主要是由于鹅饲料中缺乏钙、磷及维生素D而致。 主要症状 病鹅脚软无力,支撑不住身体,常伏卧地上,长骨骨端常增大,特别是跗关......
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 ......
曲霉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各种禽类都可感染。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鹅主要发生于幼龄雏鹅,多呈急性发生,成年鹅多为散发,其病原为烟曲霉菌,黄曲霉菌......
在规模养鹅过程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较多,大部分是由于饲料和饮水不适所至,给养鹅者造成很大损失。造成雏鹅缺水的主要原因有:不适时供水、不连续供水......
1.外形鉴别法:一般雄雏鹅体格较大,身子较长,头较大,颈较长,嘴甲较长而阔,眼较圆,腹部稍平贴,站立的姿势比较直;雌雏鹅体格稍小,身躯较短圆,头较小,......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病的总称,其病原为大肠杆菌,各种年龄的鹅均可感染,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有差异。大肠杆菌普遍存在......
本病是发生于30日龄内雏鹅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以发病急、死亡率高及小肠的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是雏鹅的重大疫病之一。 一、病原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