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农> 正文

蚕桑站:怎样养好中秋蚕

  • 伊川地标网伊川地标网
  • 三农
  • 2025-05-24 11:20:02
  • 0

  
    中秋蚕生产一般在8月上旬末至9月上旬,它不同于春蚕,有三个显著特点:1、它继春、夏蚕之后,在饲养环境中病原体留存多,致病力强。2、气温高,常出现晴热与闷热天气。3、叶质不是偏嫩,就是偏老、偏硬,不如春叶,容易发生蚕病。为此,要养好中秋蚕,必须掌握如下几点:

    1、严格执行蚕前消毒的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做好蚕室具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扫、洗涤和消毒工作。养蚕前一周左右,先将蚕室具清洗干净,将蚕具曝晒进行日光消毒,然后用药剂(消毒净、消特灵或漂白粉)按标准配制成溶液喷雾消毒,有条件的再用毒消散等熏烟剂进行熏烟消毒。使用药剂消毒要在充分洗净蚕室具的基础上进行,以充分达到药剂的消毒效果。

    2、切实做好领发种、补催青和收蚁工作。领发种应在清晨或傍晚气温低时进行,途中要防止高温;蚕种领回后要及时摊种,温度不要超过28℃,干湿差1.5℃,最好盖上湿匾,黑暗增湿保护,做好补催青;由于中秋蚕期气温高,天亮早,所以收蚁当天宜迟感光、早收蚁,争取在8点以前收蚁给桑完毕。

    3、控制气象环境。中秋蚕常遇29℃以上高温或多湿天气,因此,温度高时可采取室内喷水或盖以湿匾降温,将温度控制在27℃左右,尽量避免30℃以上的高温;湿度大时可通过多撒吸湿材料或加强通风换气来调节,有条件的可用电风扇来降温排湿。

    4、讲究营养条件,使条条蚕儿良桑饱食。在搞好桑园管理的基础上,选采适熟叶喂蚕,尤其要精选小蚕用叶,1~2龄选采4~6位叶,叶色正绿,手触柔软为宜;3龄选采5~7位叶,叶色浓绿,手捏不碎为好;4龄起采用枝条基部叶,以充分利用桑叶。正常天气,早上多采露水叶,供白天使用;傍晚采夜间和第二天凌晨用叶。采下的桑叶要少装快运,运回后立即贮藏在阴凉低湿处,坚持干贮湿吃,保持桑叶新鲜。

    5、加强蚕期消毒防病。蚕前消毒只能为防病打下基础,但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因此,要做好蚕期的消毒防病工作。蚕期要经常用含有效氯0.3%漂白粉液喷雾和拖沫地面,并做好饲养人员与蚕室、贮桑室等清洁卫生,严防病原传入蚕室;蚁蚕和各龄起蚕用防病一号或蚕座净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用细菌灵等抗菌素从2龄起每龄盛食期添食一次;切实做好扩座、除沙、分批提青工作,淘汰病、小、弱蚕,及时检查处理病毙蚕,针对性地预防蚕病。

    6、稀放饱食,多回薄饲,防止饥饿。中秋蚕发育快,全龄经过短,行动活泼,食桑旺盛(尤其盛食期),养蚕用叶要适熟偏嫩。为防止叶子干瘪,要适当增加给桑次数,小蚕每天给桑4~5次,大蚕增加1~2次,同时,要提前扩座、分匾,注意稀放饱食、防止饥饿、饱食就眠。做到三稀:即蚕架放的稀、蚕匾放的稀、蚕头放的稀,这样才有利于降温通气,使蚕儿饱食。

    总之,中秋蚕饲养技术主要是防饥饿、防闷热、防蚕病,只有过细地做好各个技术环节,才能夺取中秋蚕茧的高产稳产。

 ( 来源:蚕桑站 作者:王启苗 )